返回

世子,你孩子娘说她是寡妇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盛乔串街走巷一路问,这个大姐大娘婆婆那个叔叔伯伯大爷,嘴甜又利索,父子俩在身后跟着,几乎插不上话。

    货比三家之后,盛乔还是回到那家离街道大概二十分钟脚程的胡同小院。

    “刘大娘,我还是觉得您屋后那房子更敞亮更干净,我就租您这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就说嘛,这附近的屋都没我这好,你非要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是吗,不听您的贵人言吃亏在眼前咯,走得脚都疼了。”

    “哎呦喂,你这丫头嘴儿真利索!”

    刘大娘笑呵呵招呼人进了院子,“来,我带你们去后屋先放下人吧,怪累的,孩子他爹,出来帮把手!”

    “多谢大娘哈!”

    其实盛乔并不是嘴甜,而是多年打各种底层工作练出来的嘴皮子利索,反应快,最关键的是,她脸皮够厚。

    无论现代古代,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句话都挺有根据的,况且她现在还是个丝毫没有威胁性的柔弱小姑娘,第一眼就能让人心生好感,减少警惕防备,无疑是大大加分项。

    *

    院子后的屋子是另建的平房,不算大,但有两个隔间睡房还有个小堂屋,侧门出去就是个小厨房,只是茅厕在外面河边,得出了屋子走几十步路才到。

    太阳已经西落,晚霞满天,兄妹俩带着契籍跟着夫妇俩,赶去主街的府衙侧门填了租赁文书。

    盛乔小心把折好的文书揣进怀里,笑脸盈盈,“刘叔刘大娘,那以后就请两位多多关照了。”

    刘大娘也笑呵呵捂着钱袋,“好说好说,都是邻里了互相关照是应该的,再说一个秀才相公住我屋里,那是多喜气的事。”

    盛原规矩拱手道谢。

    盛乔寒暄了几句,“那您两位先回吧,我和哥哥去买些东西再回去。”

    兄妹俩走在宽敞的大街上,盛原一脸感慨四处打量。

    “这会都天黑了还这么多人呢。”

    “县城嘛,跟村里那些小集市自然不同,人多就好做生意,你之前的县学在城西那边吧,没来过这里么?”

    盛原尴尬挠挠头,“…没,基本都是在县学里待着。”

    “没事,以后慢慢就熟了。”

    盛乔说着四处张望,找了家杂货铺子进去,买了三副碗筷和两个瓷碟,一个小木桶,一块皂角胰子,两条毛巾,一盏油灯,一个煮水的铜壶,还有些草纸和普通的木炭。

    结算时花了二百多文钱,盛原小心把东西放进木桶抱着,满脸肉疼,还没开口又见妹妹走到一旁的米面架子打量。

    “乔乔,可不能再花钱了…”

    “嗯,我看看价格而已,回吧。”

    出了杂货店,盛乔在小摊上买了两碗麻油面,正好用新买的瓷碗装了,又买了两块炊饼,小心护着捧着快步赶回了家。

    堂屋里点着油灯,刘大娘给送的小炭炉里燃着木炭,一家三人围在一起把两碗麻油面和炊饼吃了个精光,浑身舒坦。

    盛廉满脸怀念感慨,“多少年没尝过这味道了…”

    “爹,咱们已经在这安家了,以后想吃都能吃着。”

    盛乔说着看向盛原,“哥,刚吃饱先别睡,待会和我去把厨房收拾打扫一下,你挑水,我捡些柴火,明天起就在家开灶做饭。”

    盛原连忙点头,“好,咱们就买些粗麦糙米回来自己做,外头的吃食可真是贵得厉害,这两碗麻油素面居然要十文钱,在乡下都够买二十个馒头了啊。”

    盛乔也咂嘴摇头,“嗯,还不好吃,麻油这么几滴,清汤白面的,用的还是粗麦面。”

    盛廉微愣,“不好吃?这麻油面可是德庆县独有的吃食,很出名的,我从小到大都没吃过几次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?”

    盛乔摊开手,“改天我做碗麻油面给你们尝尝,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实力。”

    “…乔乔,你虽然在这里出生的,但五六个月大咱们家就搬走了,你今天才第一次吃这麻油面,你怎么会做呢?”

    “就这几样调料,吃一口就尝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盛乔信心满满站起身,“等我找好摊位,再让你们好好看看我的实力,干活!”

    …

    第二天,盛乔起了个大早,出去溜达一圈抱着一堆东西回来,挽起袖子生火做饭。

    小厨房灶台有口刘大娘不用的铁锅,还有装满水的大木桶,边上放着她昨晚捡回来的干柴黄叶。

    铁锅有点生锈,盛乔先简单开了锅去除铁锈,用粗麦面煮了三碗面疙瘩当早餐,多了点调味材料,她吃光了一整碗。

    父子俩更是差点舔碗底。

    “太好吃了,比麻油面好好吃!”

    “是啊,乔乔你什么时候学的做法?要不就卖这个面疙瘩汤吧?”

    “不,不卖这个。”

    盛乔喝了口水摇摇头,“卖这个需要的工具太多,而且对摊位也有要求,我准备先做些省事的包子炊饼啥的,在家里做好了拿出去卖,也

第7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